
SERVICE PHONE
363050.com发布时间:2025-09-11 22:49:42 点击量:
赣超联赛,江西城市足球,赣超赛程,赣超比分,赣超球队,赣超直播
近日,一则关于“裁判员唐顺齐因心梗去世”的假消息在网络上大肆传播,让中国球迷震惊不已。随后中国足协立即辟谣,严肃指出这则谣言在社会上造成了恶劣影响,更对唐顺齐本人及家属造成了极大的伤害。
近期,中国足坛深受谣言风波侵袭,荒诞离奇的“恶性流量”狂欢对中国足球的损伤是巨大的。
近期,在中国足坛流传着不少网络谣言,其中最让球迷震惊的当属“唐顺齐因心梗去世”。造谣者抓住了中超联赛间歇期的空档,无中生有,仅靠一句话就博得所谓的“流量密码”。此时由于中超暂停,唐顺齐本人正在执法全运会的前期准备工作,一时无法在赛场上亮相自破谣言,可见造谣者用心极深。
除此之外,“苏超被迫改名”也是近期闹得沸沸扬扬的谣言,有一些自媒体说“苏超”将改名为“江苏健康文化旅游足球城市联赛”、“江苏健康文化旅游皮球城市联赛”。这一谣言的传播链基本上是这样的:近日,中国足协正式印发《中国足球协会社会足球赛事活动赛风赛纪管理办法(试行)》,其中强调“主办跨区域社会足球赛事的会员单位,需履行事前报备程序”。于是,就有不少自媒体发布所谓“中国足协要收编苏超”“中国足协终于把手伸向苏超”等言论,更有部分自媒体开始编造苏超改名的谣言。
这仅仅是近期的一波,上一次对“苏超”的造谣集中在这项赛事刚火起来的六月。诸如“‘苏超’直接跟中国足协正面杠上了!足协说要派人指导运营”等等传言层出不穷,但最终证实都是一些网络自媒体的自嗨。
裁判、苏超、足协,这是近期中国足坛最受关注的几大话题,如果传播内容真实,论据翔实可靠,论点积极向上,写足坛热点文章无可厚非,但是造谣者抓住这三大热点,肆意编造假消息,把三者当作“流量密码”,利用球迷们的情绪煽风点火,这种“爆款”不只是博眼球,更是辣眼睛。
每一则谣言的背后都有一个被伤害者,足协在“唐顺齐因心梗去世”的辟谣公告中就写得很清楚:“对唐顺齐本人及家属造成了极大的伤害”,并强烈谴责造谣生事的个别极端网民。
第一种就是无中生有。这类谣言造谣成本极低,但伤害性却最大。造谣者只需要不着边际地在键盘上敲下一行字,就算“成功”了。“唐顺齐因心梗去世”就是这样的典型按例,以往中国足坛的谣言还不关乎生死,这一次造谣者直接拿生命开玩笑,让中国球迷不齿、唾弃。
要澄清这类谣言十分困难,因为造谣者根本就没有任何事实依据,随口胡诌,要辟谣的话,必须得按他们的胡说的逻辑来收集反驳的证据,让那些被伤害的人或团队身心俱疲。
第二种是偷换概念。也是在近期,网络上突然传出苏州拒绝国足集训的消息,声称国足向苏州借用太湖足球运动中心作为集训场地,并遭苏州文旅明确拒绝。对此,苏州足管中心辟谣,表示绝无此事。细心的球迷一想便知,近三个月国足连比赛都没有,主教练都没有到位,为何要在苏州集训?
深究这则谣言的传播链后,可以发现其源头竟然是三年前的一则线月,国足兵败越南,无缘当年的世界杯决赛圈,在回国后,原本苏州的某酒店将承接他们的入住任务,可是当时苏州出现疫情,无法再接待国足,因此球员们或留在上海,或直接去了下一个集训地点海口。
事实上,即便是当时,苏州也没有拒绝国足集训的事情发生,因为国足的集训地在海南,苏州只不过是中转站。三年后,造谣者抓住国足再次无缘世界杯的低谷期,偷换概念,炮制了一段“苏州拒绝国足”,令人啼笑皆非的传闻。
第三种属于捕风捉影。这种谣言不仅在中国足坛,在全世界都最为普遍,一般集中于球员转会以及主帅更替上。某球员与某俱乐部高层见了个面,点了个头,就被一些媒体解读为这名球员要加盟该队,从而闹了乌龙。此外,还有一些球队更衣室里的故事以及球员之间的矛盾等等,也是云山雾罩。这种捕风捉影的谣言在足坛流行甚广,一时无法从根本上杜绝,因为有些媒体可能会想,万一猜对了呢?因此,全世界的俱乐部、足协不建立起一种完全公开、透明的信息发布体系,这种捕风捉影的小道消息就一直有生存的空间。
第四种是张冠李戴,上海足球老前辈徐根宝就深受其害。在20多年前,中国足坛就流行着徐老爷子在试训后认为维埃拉没前途的段子,当时信息传播并不发达,很多球迷直到今日还深信不疑。其实维埃拉没来过中国试训,在成名前与徐根宝也没有交集,也许他在小时候可能被拒绝过,但是怎么也不会是在中国。此后,舍甫琴科、雷科巴都被徐根宝拒用,甚至还有小罗被某中超球队放弃等等,造谣者仿佛觉得用这些事例就能证实中国足球自大、短视,岂不知自己才是最可笑的。
第五种则是无限放大。这类谣言从本质上说还靠点谱,但是被有意放大后成为一些人博眼球的工具。例如在2022年卡塔尔世预赛期间,有网络消息称“国足上百人豪华旅行团包酒店”,中国足协专门辟谣,表示当年3月份国足和U23国足一同前往西亚参赛,两支队伍所有人员加起来89人,加上竞赛、防疫、后勤保障、外事和媒体等工作保障人员,总人数不到110人。人数的确和传言差不多,但这是两支球队的总和,而且当时处于疫情期间,后勤、医疗保障方面多加了人手,住宿方面也尽量以少接触外界为原则。
还有一则传言是“国足广告宣传海参”。传播者无疑是想嘲弄国足队员又有海参可补了。不过足协也坦然表示,的确有海参企业赞助国足,但是大家都是正常的相互支持关系,作为回报,国家队队员适当配合赞助商宣传也是合理的商业要求。
中国足球之所以有这些花样翻新的谣言,从根上说还是长期备受关注与自身水平低下之间的矛盾。这在某种程度上导致一些球迷负面情绪暴涨,一些自媒体为了热点、爆款,抓住球迷的心理,肆意放大这种情绪,造成了一种荒诞的流量狂欢。
谣言五花八门,但无一例外都是嘲讽、攻击中国足球的,也许有些球迷认为,中国足球就是需要用重锤敲打,适当的造谣可以起到警钟的作用。不过,肆无忌惮地造谣、愚弄、攻击中国足球,能帮助他们提高自身的水平吗?最终受害的还是中国足球本身以及那些真正热爱足球的球迷们。
网络谣言近年一直是工信部与公安部重点打击的对象,在体育领域,也有一些关乎国家荣誉的谣言被及时辟谣,造谣者受到了法律的惩处。但在足球领域,迄今还没有发现任何一名造谣者被处罚,他们无需承担任何责任,甚至连是谁都搞不清楚。很多人认为足球就是图个乐,造足球的谣能有啥大事?但勿以恶小而为之,如今有了攻击唐顺齐这样恶毒的谣言,这已经涉及人身攻击,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制止,揪出造谣者并令其付出代价,之后还会有仿效者。造谣的零成本让有些造谣者肆无忌惮,但法网恢恢,疏而不漏,切不可得意忘形。